随处可见的榨菜,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从2007年到2011年,涪陵榨菜在华南地区的市场份额从49%一路跌破30%,与此对应的是珠三角
题目
随处可见的榨菜,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从2007年到2011年,涪陵榨菜在华南地区的市场份额从49%一路跌破30%,与此对应的是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移;2012年,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增长较快,与此同时,该地区涪陵榨菜销售额创造了接近50%的增长。有专家就此指出,榨菜销售量与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存在巨大的相关性,政府可根据“榨菜指数”变化情况提前制定政策,从容应对人口骤增后带来的就业、治安、教育、社保等公共服务问题。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,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言论?( )
A:榨菜是大众喜爱的食品,四川,重庆人尤其酷爱榨菜,而四川、重庆两地又都是农民工输出地
B:榨菜美味可口、价格低廉,购买、携带均很方便,在外地务工的农民工是榨菜的主要消费群体
C:据传,国家某权威部门根据“榨菜指数”变化情况将全国分为“人口流入区”和“人口流出去”,但近期该部门对此传闻予以明确否认
D:浙江、福建等地生产的榨菜可能与涪陵榨菜销量情况相似,其销量的区域变化也能体现农民工的流动趋势
参考答案
本题考查加强论证。 论点:政府可根据“榨菜指数”变化情况提前制定政策。论据:有数据证明榨菜销售量与农民工流动趋势相关。 A项中,四川和重庆两地样本较小,样本不典型,支持力度很弱,可以加强; B项中,在外地务工的农民工是榨菜的主要消费群体,说明了榨菜销量的改变与农民工转移之间的内在联系,具有加强作用,加强项,可以加强; C项中,否认了该权威部门的说法,削弱项,无法加强; D项中,浙江、福建两地样本较小,样本不典型,支持力度较弱,可以加强。 综上所述,A项、D项中的样本不典型,加强力度较弱,B项是加强论据作加强,B项加强力度更强。
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。